设计学沙龙总第六期:从APEC国宴餐具设计所引发的思考

浏览次数:594

4月21日晚6点30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学系主办的“设计学沙龙”迎来了2015年的第四期。本期沙龙由曲艺老师主持,主题为:APEC国宴餐具设计所引发的思考。沙龙特别邀请设计学院现代手工艺系陶瓷专业副教授蒋炎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同大家一同讨论这一主题。师生们围坐一堂在咖啡厅里,享受着闲暇时光里设计讨论的快乐。


蒋炎老师在艺术沙龙现场

蒋炎老师从APEC国宴上的三套陶瓷餐具设计展开话题讨论,通过对陶瓷餐具设计厂家、设计理念与工艺、设计风格与呈现效果等方面的分析,介绍了国宴餐具的基本要求、器具种类以及器具需要达到的呈现效果,同时也谈到了陶瓷公司产品营销与销售的看法,引发了大家对现代手工艺作品设计的思考与讨论。

蒋炎老师以一张新华网上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宴场面的照片入题。画面中呈现出一套专为国宴设计的餐具,金黄色的餐具整齐排在国宴桌上,非常引人注目。随后,蒋老师介绍了国宴餐具的设计、审核与投入使用的一般性流程,并详细介绍了这套国宴餐具的具体开发与设计的详细过程。这套餐具是南京高淳陶瓷厂设计制作,取名“万福攸同”。


万福攸同系列

其设计主旨源自《诗经》,主要器型包括了西餐餐具、中餐餐具、咖啡具、酒具、杂件等等,仿清宫廷御用瓷器风格制作;装饰工艺运用了珐琅彩贴花,以及缠枝纹、磬纹装饰。蒋炎老师进一步对珐琅彩和粉彩这两种工艺的传统与技术进行了说明,并对“万福攸同”瓷器上国宴餐具设计要求的表现做了细致的分析与讲解。


国彩天姿系列

除了“万福攸同”外,本次APEC会议中使用的国宴餐具还包括21位国家元首午宴所用的“国彩天姿”,以及首脑夫人宴会用瓷“金秋颐和”。蒋炎老师对三份国宴餐具进行了评价与总结,也谈到了此次高淳陶瓷成果的案例中可以借鉴的思路与营销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金秋颐和系列

本期话题的讨论,引发了师生们对日常生活中餐桌礼仪的思考与讨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大国,中国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对日用器皿的精神感受却有所丧失;器物承载的的传统与礼仪、对器物的评价标准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谈到现代陶瓷对传统工艺和纹饰的利用和吸收,蒋炎老师表示,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对传统纹饰进行平面设计式进行解构与重组来进行尝试。她认为,将现代日用陶瓷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是陶瓷制作者们共同的目标。

/邱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