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
    • 党团
    • 师资
    • 教学
    • 研创
    • 校友
  • 历史沿革
  • 培养目标
  • 发展目标
  • 现任领导
  • 组织架构
  • 教学环境
  • 党建
  • 团学
  • 就业
  • 学科建设
  • 本科阶段
  • 硕士阶段
  • 博士阶段
  • 现任教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学科建设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教学成果
  • 工作坊
  • 课程展
  • 科研课题
  • 创作实践
  • 科研成果
  • 学术刊物
  • 校友风采
  • 校友讲堂
  • 事前审批表
返回南艺 BACK NUA
    • 学院动态 EVENTS
    • 艺职向前 | @用人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25年“沉浸式”就业推介活动等你来招贤纳士
    • 工作坊 | 景观设计中的地理:通过设计探索了解地理
    • 2023 设计学院“物物WUWU”学术季 | 可持续人居环境更新设计
    • / 横幅推荐
    “风华金陵 传承智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香港成功举办

    1078次阅读

    2018年9月18日下午,由江苏省海外联谊会、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主办,南京海外联谊会、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承办,香港南京总会、香港澳门南京青年联合会等协办,并得到民政事务总署支持的“风华金陵传承智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香港江苏社团总会永久会所开幕。中联办社联部副部长黎宝忠;协调部副巡视员张丽;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唐英年;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华静;民政事政总署署长谢小华;江苏旅港同乡联合会会长马忠礼;香港南京总会会长王建陵;香港南京总会创会会长张心瑜;香港澳门南京青年联合会会长牟翔、设计学院专业教师团队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展览海报及香港媒体报道

      

    唐英年会长表示,本次活动主题突出,为香港市民了解金陵文化提供契机,同时也寄托了800多万南京人民的深深情谊和美好祝福,相信藉本次展览吸引更多香港市民进一步了解南京,了解金陵文化,喜欢上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南京。同时他很高兴看到江苏社团举办此次展览首次获得民政事务总署推行的「乡・港连心计划」资助,这将为未来更多社团积极传递内地文化进入香港,为两地文化的更加繁荣作出贡献。

      

    ▌展览开幕式

      

    华静部长致辞时表示,今年以来,南京市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创新名城建设,南京这座古城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期待香港各界人士能够多到南京走走看看,共谋发展;同时她感谢了南艺设计学院的全程策划和设计,保证了展出的效果,提升了南京非遗成果的视觉观感。


    ▌展览开幕式

      

    2018年5月份左右,设计学院开始接受中共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的委托,承办此次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的展览策划设计。随后的几个月,设计学院策划设计团队深入到南京市的各个非遗单位展开调研,并利用暑期时间确定展览主题、内容与展出形式等事宜。


    展览背景


    南京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六朝古都。在坚守并延续一种艺术生命,将之系于城市的文脉方面,有非常多的代表性活例。在保持艺术精神的连续性方面,金陵非遗传人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南京拥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7项,省市级非遗134项,以及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8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无数金陵匠人智慧与心血,是古都南京所独有的文化瑰宝。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常年华洋共处的文化背景,代表了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特色。太平清蘸民俗、大澳端午龙舟等非遗项目更是作为中华文化基因深藏在香港社会并换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些构成了此次展览的文化背景基础,也为双方构建了一个超时空对话的情景,以非遗链接两地的过去与现在,共同探讨两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启发新的未来可能。

      

    空间叙事

      

    展览以具有2000年历史的南京古城墙作为线状标志物,构筑起完整的叙事空间,链接这一城的绝技风华,南京云锦、金箔、花灯、刻经等作为叙事内容的核心所在,共同展现南京的城市文化品格,让香港人如亲历古城南京的一世繁华,去感知现代南京的意气风发。

      

    1 | 遗产展示


    如实展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对烛吉祥—秦淮灯会”、“寸锦寸金——南京云锦”、“慧灯不熄——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千锤百炼——南京金箔”、“富贵‘荣华’——南京绒花”、“天落花雨——南京雨花石”等主题内容的展示将秦淮的花灯、老城墙的风雪,刻经处的忙碌,云锦的姿态穿缀其间等等,让一个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六朝名城呼之欲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 | 勾连当代


    充分发挥设计学院创新驱动的力量,展览现场,为了更好地让香港市民了解南京文化特色,在设计表现上特别将每一项非遗项目都对应一系列历史图表、工艺图表梳理,与实物展示形成呼应,形成多层面的观看。为更好地突出此次展览“传承智造”的主题,特别从南京艺术学院选出张承志教授的漆艺系列作品《城墙砖》,速泰熙教授设计系列作品《铭文天下》,以及设计学院时尚与文创专业的系列现代创意物品进行展示,以当下性的研究方式追溯与呼应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3 | 多元互动


    现场演示与多媒体参与是这次展览活动的一个重要存在,从开幕仪式环节的设置到非遗传人的互动,全方位让香港的观众认识南京的过去,了解南京的当下,让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根植于观众之中。此次展览恰逢中秋佳节,为烘托节日气氛,特意将点亮秦淮花灯作为开幕仪式的重要环节;同时在展览期间安排非遗传承人将自己的传世绝技展示给香港市民。


    ▌现场互动


    ▌现场互动



    ▌展览礼品

      


    近年来,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已成为设计学院的工作常态。此次展览是今年以来继斯洛伐克巴尔代约夫汉字展,荷兰海牙文创设计周之后的又一综合性的展览策划项目。以此为基础,设计学院将不断拓展与驻外机构和文化组织合作展览的机会。通过展览策划、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服务地方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文化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策展团队:

    主办单位:

    江苏省海外联谊会

    香港江苏社团总会

      

    承办单位:

    南京海外联谊会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协办单位:

    香港南京总会

    香港澳门南京青年联合会

    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秦淮区海外联谊会

    江宁区海外联谊会

    建邺区海外联谊会

    六合区海外联谊会

      

    赞助单位:

    香港民政事务总署

      

    展览策划:邬烈炎 蒋杰

    展览方案:蔡淑娟

    视觉设计:陈皓 钱雯雯

    空间设计:徐旻培

    项目统筹:曹景德 李树 吴­映月 步振华 洪宗伟



院系导航 LINKS
  • 美术学院
  • 音乐学院
  • 电影电视学院
  • 舞蹈学院
  • 传媒学院
  • 流行音乐学院
  • 人文学院
  • 工业设计学院
  • 高职成教院
  • 国际教育学院
  • 文化产业学院
  • 附属中专


  • 电话:025-83498147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版权所有©1981
    ©School of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