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院动态 EVENTS
-
- / 学科建设
国家一流专业——公共艺术
1261次阅读 专业定位
公共艺术专业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设立的“装饰设计”专业。“装饰设计”专业1980年更名为“工艺绘画”和“工艺雕刻”,1988年更名为“装饰艺术设计”。2013年,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标准更名为“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前辈艺术设计家的长期执教与锐意改革,为专业建构了高水平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时期,公共艺术专业致力于将“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具有新文科特色的教学与研究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与跨学科特点的一流品牌专业。
邬烈炎教授参加学术会议
钱为教授在指导毕业设计作品
周庆教授在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外籍教师迪特·海斯特在“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教学中指导学生师资队伍与专业建设
公共艺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分别在国内外5所院校取得学位,拥有本学科领域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58%。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与国内外一流院校的合作交流,以南艺设计学科的高水平发展促进本专业的高质量建设,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获得显著提升。2018年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公共艺术专业教师为主体的“设计基础”也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参与项目获得2017年、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研究生)二等奖。
邬烈炎教授在“二十四节气”主题工作坊展览上
周庆教授在《纪念性公共艺术》课程上与全班同学外出调研
《实验影像艺术》课程展览
工作坊-物的渗透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
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强调跨学科交叉性资源与知识应用,着力打造具有综合性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下设的“公共艺术”与“实验艺术”两个教学方向各有侧重:“公共艺术”方向强调主题性的教学方式,突出材料与媒介、形态与空间以及纪念性、景观性、装置性公共艺术专题研究;“实验艺术”方向与“创新设计“方向采用联合教学的方式,强调实验性的设计方法与学科交叉,突出参数化设计、实验影像、社会文本、科技艺术、跨媒介设计等教学内容;着力打造具有综合性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追求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公共艺术专业还积极开展跨界工作坊教学,近年来开展了“城市之光与公共空间”、“生物艺术与跨媒体设计”、“场域媒介的数字化设计”主题多样的工作坊教学。
《壁画艺术》课程作业展
课程主题“概念建筑”的作业展
毕业设计《戏曲人物》雕塑
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作业展人才培养与教研成果
公共艺术专业以主题性教学模式推进“艺术+思政”课程教学,注重结合百年校史、重大革命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主题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实现“艺术+思政”的有机融合。在综合材料实验、立体装置艺术、城市空间艺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在国家级、省级艺术设计展览中屡获奖项,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
近年来,教师团队教研及艺创成果丰硕。专任教师获江苏省教学名师、紫金文化创意英才、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称号。国家“公祭鼎”设计、获得“匠心奖”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彩车设计、南京地铁系列壁画创作、南京陶行知纪念馆公共艺术设计、溧水区城市雕塑规划布局研究项目、南京牛首山风景区佛顶塔壁画设计等一系列项目、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雕塑展银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壁画展、漆画展优秀奖,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漆画展进京作品,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优秀奖,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美术奖,江苏省第五届、第六届壁画展优秀奖,江苏省紫金文创大赛银奖,为南艺设计获得了广泛的社会美誉度。
荣获“匠心奖”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智造”彩车创意设计团队
邬烈炎教授在与中科大合作的“艺术与科学创研中心”的签约仪式上
毕业展
毕业展览上的公共艺术专业毕设作品
城市之光与公共空间工作坊
城市之光与公共空间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