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
    • 党建
    • 师资
    • 教学
    • 研创
    • 校友
  • 历史沿革
  • 培养目标
  • 发展目标
  • 组织架构
  • 学院环境
  • 学科建设
  • 本科阶段
  • 硕士阶段
  • 博士阶段
  • 师资概况
  • 现任教师
  • 产业导师
  • 合作导师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学成果
  • 科研课题
  • 科研成果
  • 创作实践
  • 学术观点
  • 出版刊物
  • 工作坊
  • 课程展
  • 毕业展
党建 PARTY
学工 STUDENTS
返回南艺 BACK NUA
  •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 ACADEMIC


  • 毕业展
  • 讲座
  • 交流

    • 05月
      19
      -2023-
      学科间 | 杨蔚 | 看“透”月壤
      月壤覆盖了几乎整个月球表面,它就像是一本历史书,记录了月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但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月壤是一本天书,看不到,看不清,看不懂。2020年12月17日,我国嫦娥五号任务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月壤,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成就,立刻在全社会掀起了月壤热。月壤到底长什么样?它又揭示了怎样的月球故事?本报告将从月球样品研究的视角,讲述月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并呈现最先进显微设备下嫦娥五号月壤的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
    • 04月
      26
      -2023-
      学科间 | 王海滨 | 菊花资源挖掘与产业链一体化
      青海省千人计划拔尖人才、江苏省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区域融合)、海西州百人计划领军人才、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计划“学术新秀”(2015)。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8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4项,第一产权人品种权6个。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级奖励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两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着力开发...
    • 04月
      18
      -2023-
      讲座 | 刘成 | 和平学与和平艺术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的愿望和追求。通往和平的道路从理解和对话开始,理解不等同于认同,但可以避免因为差异而引发冲突。第二步的特征是相互的宽容,没有彼此的宽容甚或宽恕,和解很难实现。和解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思想和力量。第三步是在超越简单宽容之上的相互接受,原有的不同成为了丰富自己的缘由。第四步是重视其他群体及其特殊传统和珍爱,当我们共同搭起一座桥梁,走向对方之时,我们发现另一个世界也同样精彩。最高的和最后的...
    • 04月
      10
      -2023-
      2022中国重庆国际光影艺术节奇观和梦境光·空间——LIGHT·SPACE光影...
    • 03月
      31
      -2023-
      学科间 | 马子颂 | 生命的科学与艺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研究员,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可视化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的科普工作。曾多次获得全国影像类奖项,影像作品被Lonely Planet等影像机构收录并发表。科学可视化作品在Cell Research,JACS,Cell Biology,ChemComm等期刊上发表。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艺术类项目1项,唐仲英基金艺术类项目1项。
    • 03月
      23
      -2023-
      学科间 | 朱文婷 | 造物的魔法:诞生在实验室的奇异“自然”
      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与想象已不仅限于真实的花草树木。在实验室有限的空间内,同样浓缩着一处处未知奇异的“自然”。创作者综合运用多种物质材料,利用自然规律,通过实验的方式唤醒物质内在的力量,创造人类视觉感知之外的“自然”奇境,唤醒着我们对自然的记忆,延伸了我们对美的感知。
    • 03月
      10
      -2023-
      展览|混合使用+环境性能:人工智能介入的建筑设计概念探索
      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建筑设计行业的初级阶段,计算机除了作为一个能够高效处理输入数据的工具,是否可以反向输出有效的设计信息进而协助人类建筑师开展设计工作?本次设计学院跨界联合教学工作坊以“混合使用+环境性能”这一复合主题为切入点,借助长周期的教学实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回应,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方案阶段辅助设计者进行设计概念探索的多重可能性。“混合使用”和“环境性能”是当代建筑师应该更多主动参与的现实议题...
    • 03月
      08
      -2023-
      校友讲堂 | 鲁晓祥 | “仙元宇宙”——台州黄岩官河古道RAR城元宇...
    • 03月
      05
      -2023-
      校友讲堂 | 王峰 | 数字生态下的公共艺术创新
      公共艺术作为兼具社会价值及文化生长性的空间载体,将人文精神融入社会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些问题。通过分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跨专业课程及工作坊教学案例,将公共艺术与数字创新相结合,探讨数字技术的介入如何响应公共艺术的社会责任,并思索问题背后的人文关怀及文脉传承。课题训练兼具全局综合性及实用价值,对于社会问题也带来了一定的创新助力。这些在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上的新思路,供国内外相关院校的同...
    • 03月
      01
      -2023-
      展览|空间构成与实验设计
      《空间构成与实验设计(城市空间与景观规划)》这门课程时长为9周,由刘谯教授授课。在刘老师的带领下,研二的学生们按照空间生成的逻辑,探索空间构成的实验性方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建构、材料、结构等方面为起点,生成异质化、多元性、未来感的实验性空间。刘谯老师每周会给同学们设置空间课题并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案例,让同学们在有趣、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汲取新的空间知识。课后,布置设计任务,将课堂内容内化为作业...
    • 09月
      26
      -2022-
      展览预告|象外之意 周军南作品展
      纸作为中国传统知识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人类通过纸上的文字、图画记录着各自的历史与文明。而作为材料,除了日常生活所需外,其多维度的可塑性也为艺术创作及观念表达增加了更多的可能。周军南近期创作选择中国重要传统媒介的漆与纸,呈现一种新探索,既不是传统的立体漆艺,也非现今的平面架上。展现一种更加自我和纯粹的语言,语言的自觉表达提升了作品从图像叙事往立体甚至空间转换的可能性。《晋书•隐逸传•...
    • 05月
      03
      -2022-
      科学的视觉之诗一南艺设计海报作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展出
      近日,由设计学院师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教师共同创作的“科学之美——视觉设计实验工作坊”海报设计作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展出。海报创作以中科大作为第一单位2021年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的10篇论文为设计对象,运用视觉设计方式对其进行科学解读与艺术表现,是设计学院以“艺术与科学”学科跨界为背景的阶段性创作成果。
    • 12月
      28
      -2021-
      课程 | 空间构成与实验设计(城市空间与景观规划)
      《空间构成与实验设计(城市空间与景观规划)》这门课程历时9周,由刘谯教授授课。在刘老师的带领下,研二的学生们以一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空间构成,并运用不同的材料,多角度探索,究其特性,表达空间。每周刘谯老师会给同学们分享一个新的设计课题,并且领取一个新的设计任务,根据规定的设计课题以及材料,进行模型的创作与制作。6个课题分为《空间的涵义》、《空间的延伸》、《空间的诗画》、《空间的音乐》、《空间...
    • 12月
      27
      -2021-
      展览|物物WUWU——材料的未来与考古
      2021年12月8日上午,我校在实验剧场隆重举行庆祝建校109周年美术设计联展开幕式暨庆祝建校110周年启动仪式。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冯健亲,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韩绪,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凌浩,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及兄弟院校代表,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校领导谢建明、李向民、吕斌、詹和平、张捷、陈咏梅、李彤,全校中层干部、师生和校友代...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6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5 跳转到 
院系导航 LINKS
  • 美术学院
  • 音乐学院
  • 电影电视学院
  • 舞蹈学院
  • 传媒学院
  • 流行音乐学院
  • 人文学院
  • 工业设计学院
  • 高职成教院
  • 国际教育学院
  • 文化产业学院
  • 附属中专


  • 电话:025-83498147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版权所有©1981
    ©School of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 1981.